拥抱高科技 升级创新圈
编辑:admin 日期:2020-07-03 15:39:15 / 人气:
在6月30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新诺科技获颁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会上,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尹明表示,去年以来,中山全市在加快把中山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工作上取得扎实成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是实现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上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收官和下一个中长期规划制定之年,更是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开局之年,抓好科技创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指出,站在新的起点,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奋力开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罗丽娟
通讯员 钟轩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1 大科学装置“零突破”科创升级“补短板”
会上,尹明表示,过去一年,中山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山市政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签约共建中山光子科学中心项目,实现了中山全市乃至珠江西岸大科学装置“零突破”;
光子科学中心之外,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也正式落户中山;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国家批准建设新药创制国家实验室,并正式向广东省政府提出愿意与中山市共同建设国家实验室中山基地;
上海药物所与中山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成功获省政府批准注册为中山市首家科研型省级事业单位,获批建设全省唯一(全国8家)的国家级创新型 CMC&CMO(药品生产工艺、杂质等研究和药品合同委托生产)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建设成为生物医药国家实验室中山基地;
投资2亿元建设的药物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和新药研发中心已完成装修及设备采购,预计年内投入使用。投资30亿元建设的中山新药创制产业园已于今年3月正式动工。
国家级高端科研平台的入驻给中山创新能级的提升注入了强心剂。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尹明表示,中山将整合现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山建立的创新平台,统筹规划建设集大科学装置、孵化育成、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于一体的高端科技资源集聚区——中山科技创新园。
尹明透露,这一选址南区,占地527亩的高端科技创新园区目前已完成园区概念规划,计划将于今年动工建设,一期建设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60亿元。从公布选址到完成园区概念规划、计划动工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的快速起步是中山加快产业创新能级提升步伐的明证,也体现了中山尝试补上“大院大所”缺乏短板的强烈愿望。
从数据上看,中山在科创升级、结构调整上下足了心血。当对现有短板的反思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真金白银的投入才是中山化解“心病”的唯一出路。
2019年,中山新增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6家省级工程中心,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93家。与此同时,中山去年全年安排了市重大科技项目38项,立项资金1.43亿元;安排市级引进高端科研机构创新专项资金44项,经费1.82亿元;5个项目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立项金额6500万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共支持项目95个,安排省、市财政资金1.9亿元。
2 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增长11倍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尹明介绍,中山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增长11倍,达到2562家,这一数字比去年的2378家又有所增长。
其中,规上企业约占50%,超过1200家。对比去年同期公布的1003家,不难发现,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增长甚至高于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增长。这是中山提升创新主体支撑作用的良好信号:一方面,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跃升为规上企业;另一方面,更多的规上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这种现象将有利于创新要素向产业头部流动、聚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5.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9%。
但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去年中山市科技创新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反映在工业生产上,去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1.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7%。分细分行业看,虽然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医药制造业、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下滑,需要我们敲响警钟。
今年以来,中山有意识地加强了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1-4月增长49.6%。在去年推动超5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基础上,今年1-5月中山工业技改投资再增长8.4%。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221项,交易额3.68亿元,增长12.31%;今年1-6月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达4.1亿元。
与此同时,中山积极引进培育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安排6464万元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达 139家,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新增市级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家,总量12家;支持9个平台建设,安排资金2367万元。
在创新人才引进方面,2019年中山市有2人入选“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实现零的突破。认定广东省外籍高层次人才5人,评选出45名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2家、院士工作站2家。
截至2019年,全市共引进省、市级创新创业科研团队42个;全市持有有效期内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人员共计1044名,今年已新办100人次。今年落实中山人才新政24条,共受理粤港澳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认定285人,安排4000万元落实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
3 强化“六大支撑”提升创新承载力
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赖泽华强调,中山要以强化“六大支撑”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湾区西翼创新高地。“六大支撑”包括强化重大平台支撑、强化核心载体支撑、强化企业主体支撑、强化产业集群支撑、强化高端人才支撑、强化创新生态支撑。
“六大支撑”指向了中山在科技创新路上存在的显著短板。例如,在创新承载力方面,火炬开发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与身负同样使命的东莞松山湖相比仍显不足,城市创新承载能力对标珠三角先进城市还有距离。又如在企业创新方面,中山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较低,规模以上企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全省水平。在对创新人才吸引方面,中山现有高端人才数量与深圳、珠海、东莞差距明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聚焦实体经济,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融资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具体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踩在了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步点上。
去年7月举行的中山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中山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机遇,加快建设创新中山,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赖泽华强调,中山有“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命脉,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联合创新能力,有千载难逢的“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虽然中山在“0到1”的原创性、基础性创新方面没有优势,但在“1到10”甚至是“10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大有可为。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牢牢抓住深中通道通车前这个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全力做好“融”的大文章,积极拥抱大湾区、拥抱大城市、拥抱高科技,让中山真正成为深圳产业溢出、创新要素溢出的第一站。
记者手记
只有“配得上”才能“留得住”
科技创新无疑是中山打好经济翻身仗的第一动力,也是中山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中山曾经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很高的自我要求。从2010年到2015年,中山市全社会R&D投入翻了一倍,到2015年,全市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36%,比2010年提高0.44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中山市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3项,实现国家外观专利金奖、省科技特等奖、省发明专利金奖“零”的突破,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中山市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中山提出到2020年中山市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2.9%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以上。对比经济体量更大的佛山市、东莞市的同期规划,中山在规划目标的设定上达到了同样的高标准。但近10年来,东莞、佛山在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上的增量都达到了百亿级别。相比之下,中山逐渐落于人后。
差距并不可怕。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山已经有了正视差距的勇气与赶上差距的决心。对于今日的中山来说,科技创新的成果是自身城市竞争力的试金石。
从海底隧道穿出海面,经西人工岛跨伶仃洋大桥,30分钟登临马鞍岛,珠江西岸的风景展露在眼前。距离这一设想实现的时间已经很近,在珠江东岸上,来自深圳等城市的服务业、制造业企业,早就将目光放在了珠江西岸广阔的湾区经济腹地上。而在珠江西岸,珠中江城市群对跨海通道的热情从未消退,期待着区域经济空间的重构。
在中山,从珠江口在一片滩涂中逐渐崛起的马鞍岛,到全市层面在交通规划上兴起的“大作战”,为了迎接经由深中通道而来的“客人”们,中山已经等待、准备了很长时间。毋庸置疑,深中通道的建设将确定中山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对中山城市整体运输体系将产生深远影响。从中山自身出发,如何有效吸引通道建设所带来的各种资源要素,使其服务于中山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避免中山市仅仅成为珠江东岸与珠江西岸联系的过境通道,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议题。
从这个角度看,在“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的中山,正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证明自己拥有承接深圳产业溢出、创新要素溢出的能力。在利用深中通道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同题考试”中,珠江西岸各市都在抓紧备考。“小步慢跑”可能喝不上“头啖汤”。
只有证明自己“配得上”,才能“留得住”。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是中山在超级跨海工程通车前必须要做好的发展文章。只有做好这篇文章,“深中同城”的未来图景才真正具有说服力。
■数读
2019年以来全市创新驱动的“点”与“面”
●2019年新增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6家省级工程中心,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93家。
●2019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6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50家。评选出20家首批市级创新标杆企业。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股权投资基金61支,基金管理机构26家,合计资金规模超200亿元;拥有科技银行12家,科技贷款入池企业2361家,累计审批贷款84亿元,发放科技贷款贴息6221万元。
●积极引进培育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安排6464万元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达139家。
●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新增市级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家,总量12家。
●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优化全市科技计划体系,设置5类科技计划,包括重点研发计划、企业创新计划、创新环境计划、人才计划、公益与基础研究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等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支持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最高资助1000万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额不超过6%给予补助,每年最高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