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盘点|深圳科技创新十大亮点,前沿探索脚步不停

编辑:admin 日期:2023-01-09 13:42:38 / 人气:

2022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突出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一年,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深圳科技创新工作在这一年有哪些具体成效,一起盘点十大亮点!
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持续努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大的科技基础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居全球第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显示,深圳在全球科创中心中综合排名第12位,其中深圳的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排名全球第5位、中国第一。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重)5.49%,稳居全国第二位。深圳PCT国际申请量连续18年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2022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二、培育发展八大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出台《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建立并持续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市区联动、统筹布局打造未来产业“6+5”核心承载区,实施“强基”“突破”“加速”“融合”“汇聚”五大工程,努力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推动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在5至10年内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在10至15年内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三、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无人区”前沿探索
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布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主动对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基础研究数理科学与交叉前沿、合成生物学、新一代信息与计算技术等12个重点发展领域。明确到2030年深圳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8%以上。夯实基础研究平台支撑体系,优化基础研究项目管理,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沉淀基础研究智力资源,汇聚基础研究合作资源,促进科学研究融通发展,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强化基础研究监督机制。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取得突破。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
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实现100%开放,仪器共享工作迈上新台阶
出台《深圳市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细则,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工作迈上新台阶。共享平台整合单台套原值超过50万元(含)且利用市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4886台套,总原值79.03亿元,涉及分析仪器、计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医学诊断仪器、工艺试验设备、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等14个类别,平台开放率100%,使用率达109.1%,实现了大型科研仪器有效集中、开放共享的高效管理,为支撑深圳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清华大型盖姆实验室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
五、高规格举办2022西丽湖论坛
本次论坛是党的二十大后深圳市举办的首个国家级科教领域盛会,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论坛构建“1+13+X”的论坛体系,首次在深圳、香港、澳门三地同步举办,线上线下参与论坛人数达18万人次。科技部王志刚部长表示,西丽湖论坛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充分彰显大湾区特色、体现融合创新特点的知名论坛,形成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创中心均具有国际论坛支撑的开放创新格局。
2022西丽湖论坛现场。
六、国际深港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签署备忘录,设立深圳—新加坡产业创新合作计划。支持创新主体自主设计和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4个,合作国别涉及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等22个国家。引导10家海外创新中心提升运营绩效,新引进海外项目60余个。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牵头发起“人类时空组学”大科学计划,相关创新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携手香港发布“联合政策包”,在河套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逾150个,香港大学牵头在河套成立深圳市港大新型科技创新中心,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完成装修改造,拟入驻香港科创机构及企业近20家。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前海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前海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前海粤港澳合作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和管理办法,实施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累计1.1亿元财政科研资金跨境香港投入科研活动。
深圳科研机构组团“出海”招才引智。
七、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是由省市政府共同谋划、战略科学家牵头筹建、落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重大科技平台,由南方科技大学会同香港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力量共建。中心的成立,是广东省和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双区”“双中心”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旨在瞄准量子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量子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量子技术应用为牵引,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探索打造“一国两制”下的科教融合发展新范式,打造量子科技国家战略力量。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八、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建成并启动运行
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于2022年初全面启动建设,门户网站已开放试运行,向深圳全市科研人员提供全球顶级期刊文献资源的实时获取。首度开放爱思唯尔、科睿唯安、施普林格·自然、威利四家国际顶尖期刊数据库版权商提供的6大外文数据库,实现亚洲首个国际出版文献资源的城市级覆盖。研发突破高精度知识获取、深度知识关联挖掘、超大规模知识智能服务三项关键技术,打造亿级规模知识图谱及知识智能型情报挖掘系统,为政府提供以数据挖掘分析为支撑的决策咨询报告,为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情报,填补了深圳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的空白。
国际信息中心门户网站。
九、腾讯科学探索奖50²盛典举办,中国首个资助基础研究、纯公益性的新基石基金会成立
由南方科技大学和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和第四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暨2022年“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成功举办。颁奖典礼首次落地深圳,共100名青年科学家获奖者通过腾讯会议线上、线下同步领奖。活动得到了央视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深圳卫视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录播视频播放量达650万,为青年科学家跨领域交流、促进彼此交叉合作搭建了平台,为更好服务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助力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和高端人才招引提供了机遇,对弘扬科学家探索精神、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8月8日,中国首个资助基础研究、纯公益性的腾讯新基石基金会落户深圳,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提供了深圳范例。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校长圆桌环节。
十、先行先试外籍人才认定标准纳入全国试点工作方案,深圳经验再次推广全国
2022年,科技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在深圳市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肯定了深圳前期改革创新成果,扩充了深圳市外籍人才认定范围。这标志着深圳市先行先试制定全国首个地方性外籍人才认定标准的改革举措被正式纳入全国试点工作方案,深圳经验再次在全国予以推广。2021年3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利用综合授权改革契机,制定了全国首个地方性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两年来,已为五百余位外国高端人才办理确认函,助力深圳引进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来深工作。这一举措受到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度肯定,并于2022年逐步试点推广,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深圳针对外籍人才的开放度和吸引力,服务深圳国际化发展。

现在致电 028-60232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