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热词读懂两会精神

编辑:admin 日期:2020-06-01 08:22:28 / 人气:

日前闭幕的2020年全国两会是极不平凡的。一方面,它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特殊时间节点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将指引全国人民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它是在全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背景下召开的,就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让“中国号”巨轮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围绕宏观经济运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特别是民法典草案等进行深入讨论。在他们的讨论中,诸多科技热词频频出现,经过各类媒体传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的成为民众的日常生活话题,成为大众的口头语言。通过这些科技热词,人们不仅能够直观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脉动,而且可以更好把握两会精神并捕捉其中蕴含的个人事业发展的机遇。
“两新一重”
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
“两新一重”是极富汉语语言特色的凝练表达,其全称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由此可见,其内涵非常丰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作为一个热词,它的来源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该报告的第五部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 仔细分析内涵,不难发现,“两新一重”实际上是对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三个方面工作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新基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数字基建。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多个重要会议提出推进该项建设,其内涵逐渐为社会所熟知。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有关方面将“新型基础设施”明确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前者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描述为,“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这是站在推进年度工作角度,就加强“新基建”作出的重点部署,旨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造城运动”,其根本着眼点是人本身,既包括农民的市民化,也包括城镇公共服务的现代化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提出,推进县域城镇化的任务,对接农民市民化,为此,要求“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提升城镇居住设施和服务的具体任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依然需要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补课”。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任务,并且就增加国家铁路建设方面提出具体资本金为1000亿元。
“互联网 ”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强大引擎
“互联网 ”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在今年两会上,“互联网 ”热度再起,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四部分“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中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是继2015年之后,这个词汇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上的“互联网 ”热与2015年两会时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彼时,中国全国网民总数约6.5亿,4G正式商用刚进入第二个年头;而今,中国网民总数已超过9亿,5G商用正在加速推进。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互联网 ”获得空前大发展,不仅电商网购消费金额不断攀升,而且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招聘、远程办公等异军突起,以5G为支撑的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装备纷纷进入“实战”,这些推动互联网从传统消费型加速向生产型和服务型嬗变,并显示出全面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威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基于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 ”,并将其提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高度。
“数据市场”
实现对数字经济战略资源高效配置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除了大力加强新基建,全面推进“互联网 ”之外,还要培育、建立、健全“数据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该词写入其中,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部分,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数据就是数字经济的“石油”,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特殊重要价值日益呈现出来,并受到广泛重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作出数据是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的战略研判。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首次提出了发展“数据市场”的指导方针。按照指导方针,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出的培育“数据市场”的目标,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业内专家指出,培育“数据市场”必须重点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的归属权方面,很多数据要素的产权属性尚未清晰界定,相关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给市场交易带来了困难。二是数据的标准规范方面,由于部分数据流通关键标准缺失,难以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流通。三是交易平台方面,由于交易平台缺乏联动机制,也未能形成国家级交易平台,造成数据孤岛广泛存在。四是治理方面,数据的治理机制特别是安全保护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完善法规政策及监管体系,确保数据交易流通健康有序;完善公共治理相关数据的流通应用体系,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揭榜挂帅”
用“赛马”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今年两会上,关于科技创新,有一个让人颇感振奋的热词,这就是“揭榜挂帅”。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行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这一表达给人似曾相识之感,的确,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数个场合下,就此作出多次指示。在2016年4月在京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今年2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加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关力度时,又重申了这一观点,为重点项目科研攻关指明了道路,释放、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推进科技创新尤其是重大科技创新始终是国家战略性需求,然而,要从根本上破除制约创新的桎梏,不仅要做好人才培养、营造创新文化等工作,而且要不断推进创新机制本身创新,“揭榜挂帅”就是推进创新机制创新的重要措施和经典表达。“揭榜挂帅”就是在重大项目科研攻关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大刀阔斧破除按照资历和名气进行项目分配的体制,把需要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面向全社会开放,展开公平竞争,谁有本事谁揭榜,用竞争机制选取或整合最好的方案,遴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和团队。
创新既要大胆也要稳妥。“揭榜挂帅”是牵一发动而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业内专家认为,实施好“揭榜挂帅”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榜”。鉴于目前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必须规范政府部门发榜行为,做到发榜既要真正反映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要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实事求是。二是“揭榜”。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揭榜者进行能力认定,把真正的创新主帅和尖兵遴选出来。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创新积极性、挖掘创新潜力。三是“评榜”。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对“揭榜挂帅”后形成的创新成果要给予客观评价,谨防出现不当肯定和拔高,也要警惕出现过分苛责的现象。

现在致电 028-60232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