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科技天空中31颗大星
编辑:admin 日期:2020-01-10 10:25:11 / 人气:
他们,把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志,践行强国之梦。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小谟,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谈起缘何选择“预警机”作为终身事业,他爽朗地笑着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想为国家争一口气。’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报效国家,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信念。”
从研究合成石油,到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再到高能化学激光,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张存浩院士,一次又一次改行。有人不解,但他很坚定:“这是国家战略需要的前沿课题,不能讲价钱。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他们,爱岗敬业,求真务实。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是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也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说:“爱国,对我们航天人来说,表现就是爱航天,爱航天就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和袁隆平院士一起被国人并称“南袁北李”。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他们,品德高尚,淡泊名利。
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没有发表过SCI论文,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过洋,也没有院士头衔……是一个“三无”科学家。她说:“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2016年,她拿出诺贝尔奖奖金中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又将100万元人民币捐给中医科学院成立创新基金,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医药科研中去。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基金会,重点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谈及捐献的初衷,钱七虎院士对记者说:“我就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还有很多贫困学生,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将会给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他们,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作为中国医药卫生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他将当年获得的奖金全部捐出,培养科技人才,奖励有重大贡献的医护人员。吴孟超院士多次提供机会,资助学生赴欧美学习深造,其中1987年,他将王红阳送到德国科学院学习,现在王红阳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仅如此,除了王红阳院士,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杨甲梅、杨广顺、郭亚军、沈锋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著名专家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
在医学科学界,还有“一门四院士”的佳话。曾经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院士,不仅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还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在上海血研所,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让中国故事传向了世界。
他们,心系苍生,造福人类。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也为全人类免于饥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如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介的最佳疟疾治疗方法,这是中医药带给世界民众健康福祉的生动诠释。
回顾这些获奖的科学大家,他们爱国敬业,德才兼备,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研究方向,他们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他们,是我国科技界最闪亮的“星”,是国家的功臣!他们身上体现的科学家精神,将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负韶华,传承接力,朝着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奋进。
上一篇:科技创新,高!超级工程,硬!2020,又高又硬!下一篇: 习近平领航科技强国新征程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浦发银行发起成立“科技合作共同体”09-22
- 推动科学普及,清帆科技EduBrain亮相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09-18
- 中美贸易争端陷僵局 美商会呼吁科技创新合作09-11
- 欧盟开征科技税 谷歌等全球150家公司将受影响09-11
- 宁波银行科技支行成立09-07
- 66家金融科技公司上半年净利67亿元 3家营收翻倍08-31